> 文章列表 > “六朝人物”的出处是哪里

“六朝人物”的出处是哪里

水调歌头(渡江)》这首诗真是把六朝人物的悲催历史写得淋漓尽致啊!这“六朝人物”其实就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人们,他们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古代版的“大逃杀”!赵善括在诗里用“六朝人物”这个典故,简直是把历史上的那些大佬们都cue了个遍,说他们不是被五胡乱华整惨了,就是被内斗搞崩了,真是让人替他们捏把汗!

为什么古人总爱回头看六朝呢?大概是想提醒我们:别光顾着往前冲,回头看看历史的教训,不然分分钟重蹈覆辙!古人真是会玩啊,用诗来写历史教科书!

总之,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慨,更是对现实的清醒提醒:与其唉声叹气,不如抓住机会,像古人说的“须把祖鞭先著”,拼了命也要干出点实事!毕竟,像金焦石那样坚定不移,才是王道啊!

“六朝人物”的出处是哪里

“六朝人物”出自宋代赵善括的《水调歌头(渡江)》。

“六朝人物”全诗

《水调歌头(渡江)》

宋代 赵善括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

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

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

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

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

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

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

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水调歌头(渡江)》赵善括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调歌头(渡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善括。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

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

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

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

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

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

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

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诗词中文译文:

山险号北固,景色胜过南州。

汹涛的江水上翻腾着乌云,山中聚集着红楼。

可笑的是浮萍无定,打算停泊的叶舟在哪里,没有可以依靠的刘备。

金阙自有帷幄,玉垒上的老貔貅。

问兴亡,归根结底是几个春秋的事情。

六朝的人物,五胡的妖雾让人无尽忧愁。

放下学问,楚囚垂泪,必须先拿起祖鞭,一鼓作气收复版图。

唯有金焦石,不随水漂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首先,作者以自然景色来对比南北之间的差异。北固山险峻,景色壮丽,超过了南方的州县。这种描绘可能是对北方的军事要塞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对北方人民的坚韧不拔的赞颂。

接着,作者通过描绘江水上的乱云和山中的红楼,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乱云象征着战乱和动荡,红楼则可能指的是豪门世家或者权贵的府邸,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权力斗争的存在。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他指出追求名利和权势的人往往没有定局,没有可以依靠的依托。金阙和玉垒分别指代朝廷和军队,老貔貅则象征着英勇的将领。作者认为在兴亡的问题上,几个春秋以来,历史的更替一直是不可避免的。

接着,作者提到六朝时期的人物和五胡的战乱,表达了对历史沉浮的感慨和忧虑。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但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五胡则指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作者认为这些历史上的变故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忧愁。

最后,作者呼吁放下学问,不再沉浸于自己的囚禁之中,而是要振起来,抓住机会,拿起祖先的旗帜,团结一致,共同收复失地。金焦石则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不被外界的动荡所动摇。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历史人物和动荡时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命运的思考和忧虑。他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坚定信念,共同努力,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动荡所迷惑,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这首诗词在语言上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提出了警示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