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场所标准规范
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整理的规范要点:
1. 电气防火
安装防雷保护设施,确保电气设备符合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
不准设置移动照明灯具,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
使用防爆电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设置导除静电设施。
2. 选址与建筑防火
遵守《城市规划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规。
3. 禁火制度
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禁火规章制度,设置明显“禁火”标志。
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证,并落实防火措施。
机动车辆未装火星熄灭器不得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 安全设施
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阀、阻火器、水封、自动报警等。
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保养校验。
5. 安全操作规程
严禁违章操作,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内进行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
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工作帽,不使用铁质工具。
6. 储存要求
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用仓库,分类储存,并标明储存物品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7. 消防安全组织制度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
8. 场所消防安全设置要求
使用不燃、难燃材料进行室内装修。
确保疏散通道、出口畅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
9. 消防设施器材
按要求配置灭火器、灭火毯等器材,并定期维护。
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应完好有效。
10. 火源管控措施
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巡查,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域。
作业时穿着防静电服,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11. 气体防爆管理
确定易燃易爆气体的爆炸极限浓度,制定气体浓度分级。
设置易燃易爆气体探测仪检测点及报警门限。
12. 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适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包括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要点结合了多个来源的信息,以提供全面的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规范。请根据具体场所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进一步细化和实施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易燃易爆场所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易燃易爆场所的选址有哪些具体要求?
易燃易爆场所如何建立有效的禁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