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携入清凉郡”的出处是哪里

“携入清凉郡”的出处是哪里

“携入清凉郡”的出处是哪里

“携入清凉郡”出自元代王哲的《苏幕遮 赠于道友》。

“携入清凉郡”全诗

《苏幕遮 赠于道友》

元代 王哲

要修行,须发愤。

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

□仗慧刀挥五蕴。

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

没商量,休厮问。

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

好向家中搜土粪。

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苏幕遮 赠于道友》王哲 翻译、赏析和诗意

《苏幕遮 赠于道友》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的主题。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要修行,须发愤。

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

□仗慧刀挥五蕴。

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

没商量,休厮问。

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

好向家中搜土粪。

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之道。诗中首先强调了修行者必须发愤修行,意味着要全身心地专注和努力。诗人提到了除去忧愁、破尽情怀的修行过程,暗示修行的路上会有许多困难和阻碍。诗中的\"□\"代表缺失的文字,可能是作者在表达某种无法言说的境界或者修行中的难题。

接着,诗人运用了\"慧刀\"的意象,表示要运用智慧和洞察力去剖析和领悟五蕴。五蕴是佛教术语,指的是色(身体)、受(感受)、想(思维)、行(行为)和识(意识)。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表达了把这五蕴剖析清楚,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

诗词最后提到了不需要商量和交流,只需不断地研读前人的著作,日复一日地搬运前人的智慧,以此来提升自身修行。\"家中搜土粪\"的意象表示要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珍贵的宝物,这里指的是智慧和修行的真谛。最后一句\"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则表达了将所得的智慧和经验带入一个纯净的境界,清凉郡可以理解为修行的境地或者追求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修行者要发愤修行、面对困难、运用智慧和不断学习前人智慧的过程,表达了修行的艰辛和重要性。通过修行,诗人希望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追求真理的境界。